在审计中,你觉得可能会存在资金体外循环的迹象或特征有哪些情况呢?不限行业,列举一下。
货币资金,无论是做财务,还是做审计,我们刚开始都觉得它是最初级的科目,比如做财务我们从出纳做起,做审计,货币资金也是“新生大礼包”中的重头戏。
就曾经的一个IPO客户中,我也见证过一个小姐姐从出纳、到应付、到总账且兼任资金经理;就审计来说,我们大多也是从资金、费用、资产、收入、成本、负责单体到合并报表这样的成长路径。
但资金真的简单吗?稍微大一点的公司,都会单独设置一个资金部,一个优秀的资金的高级经理薪酬甚至比负责核算的财务经理薪酬要好得多。
在刚开始做货币资金的时候,我也认为它是非常简单的,给实习生或者刚入职的新人做的事,能有多难呢?
但是,回头来看,似乎从工作的第一年开始,每一年都遇到过资金出问题的案例。遇到后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原来监管处罚的各种案例,其实并不遥远,甚至就在自己身边。
回顾几个印象深刻的例子:
1、对货币资金的借贷方分析,和财务费用勾稽差异很大,找不到差异的原因,测算误差?最终发现,发生额虚构。
2、获取到了被修改过的对账单,按不准确的余额发函,回函被截留,最终回函相符。第一次回函检查未被看出。后来吃饭是听集团内一个快退休的财务吹牛,才有所警觉。最终发现,出纳权限太大,擅自转移了资金,被发现之后,自己也进去了。
3、客户属于重资产行业,每年随随便便就能发生几千万上亿的工程,且地上和地下都有。检查合同、完工进度、付款审批、评估报告等资料,要啥有啥,齐全的很。最终发现,供应商跟他们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4、客户制造业,当期管理层有业绩压力,有大额在建工程(自建厂房),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了锁价预付了很多款。同时,资金流压力,也在催客户款项,回款效果不错。
最终发现,预付款期间和一些长账龄客户回款时间似乎存在某种巧合。